安养帮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更便捷
安养帮小程序
服务号 微信扫一扫更多服务
安养帮服务号
咨询养老顾问
400-6060-215

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全国医养结合机构7800多家,70%以上为社会力量举办

5月16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问题一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了解到,现在老年人对医养结合的需求度是越来越高,请问从国家层面如何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 王海东: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所以大家很关注医养结合。医养结合就是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就是面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料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对于每个老年人来讲,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一个都不能少。医养结合是我们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广大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举措。这些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二是扩大服务供给。三是提升服务质量。

在完善政策措施方面,我们将医养结合纳入到重要的文件当中,纳入到重要的规划当中,予以高位推进。同时,又制定了具体的一些政策措施,比如对居家社区服务、机构服务、医养衔接、服务监管出台了具体政策。同时针对财税、价格、土地、医保、投融资等方面,我们也制定了支持性的政策,为医养结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在扩大服务供给方面,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这些年,经过具体实践,我们形成了四种比较成熟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一是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签约合作,提供服务。二是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三是养老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四是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居家和社区。像今天参加发布会的竺主任所在的上海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作为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我们还在“十四五”期间启动了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就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提供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到目前为止,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对数达到了8.7万对,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7800多家,床位达到了200万张,在服务供给方面得到了有效的增加。

三是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我们连续三年开展了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通过自查整改,提高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同时我们还实施了医养结合示范项目,评选出第一个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就是山东省,第一批100个医养结合县(市、区),嘉善县就是其中一个,还有99个医养结合示范机构。我们还及时把全国的示范省、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的经验共200个案例编辑成册,供大家借鉴、推广、使用。在人员队伍的培养培训方面,我们协调教育部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当中,专门增设了“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并且组织编写了系列专业教材。我们还在全国开展了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目前已经累计培训了10万多名医养结合从业人员。同时在智能支持方面,我们开展了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也开展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

总之,通过这些措施,就是要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广大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医养结合服务。

问题二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山东作为医养结合的示范省,在发展医养结合机构和人才队伍方面作出了哪些探索?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徐民:

医养结合工作,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因为它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省委省政府将建成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列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省政府也成立了专班,明确了省直部门的职责,在改革创新、在资金投入、在人才支持、在资源保障等重点领域,形成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合力。5年来,全省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群众的满意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们的工作情况。

一是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明确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申办备案制度,同等享受养老资金的补助政策。拨付省级资金22亿多元用于医养结合机构的建设、运营补贴和创新引领项目,全省共减免医养结合机构税费4.7亿元,批准医养结合用地6000余亩;职工长期护理险山东已经率先实现了全覆盖,到2025年我们还将实现居民长期护理险的全覆盖。目前,长期护理险全省参保人数达到了5078万。建立了省级医养健康管理服务平台,165万失能老年人纳入系统实现动态健康管理。

二是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机构。截至到2023年底,全省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962家,床位27.63万张,总量居全国第一。出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标准,八成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接受了医养结合的服务。优先发展养老护理型床位,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31.2万张,占比达到了72%,专业照护供给大幅提升。同时,我们也为了方便群众了解医养结合机构的情况,率先启用了山东省医养结合机构电子地图,实现了“一键导航”。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省共有231所院校开设了医养类专业,医养类相关专业在校生达到33万人。累计线下线上培训医养结合骨干人员8300人次、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30万人次。省级对设立养老专业的高、中等院校们别给予100万元、80万元的奖补,对中专以上毕业生入职养老行业给予1万元到2万元的入职奖补。同时我省连续举办了5届养老服务人才政校企对接交流会,搭建了交流就业的平台。

近年来,我省围绕居家、社区、机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形成了一批特色成效明显的服务模式,也大大提高了健康养老服务的可及性。

问题三

澳门月刊记者:

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请问嘉善县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当地群众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锡峰:

当前,信息化、数字化也是一个趋势,那么如何运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手段来赋能医养结合工作、提升服务质效,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我们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打造了全县城乡一体数字协作平台。我们称之为“颐养智享”应用,通过卫健、民政、医保等16个部门协同,实现健康管理数据和养老服务数据的互通共享。目前,我们已经为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状况的精准采集,并动态更新数据。比如,一位在机构养老的老人到医院检查身体以后,相关的数据就会上传到这个数字化平台,并且同步推送到养老机构,帮助精准指导老人的用餐、服药、康复等服务。

二是抓好智慧健康管理。我们打造了集血压、血糖、血脂等11项体征检测于一体的智慧健康屋,免费开放、自助使用,老年人使用后相关检测数据会记录到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如果发现异常数据,平台会第一时间向老年人及其家属预警,并提出健康管理的建议。目前,智慧健康屋已经实现了镇街建设的全覆盖,累计服务老年人32.8万人次。

三是做好云上远程服务。我们借势长三角一体化,主动对接上海、杭州等地的优质医疗资源,在所有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都开通了远程会诊。同时,聚焦老年人居家医养需求,通过线上点单、语音交互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生活照护、预约助餐等91项服务项目,年服务量突破100万人次。

问题四

红星新闻记者:

医养结合机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哪些日常生活和医疗方面的服务?能否满足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和心理疏导等多样化的需求?

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竺琼:

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家综合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我们多年来秉承周边老年人的需求,开展了一些医养结合服务。目前开设139张老年护理床位、69张养老床位,在入住养老床位中60%是失能失智的老人。我们为这些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和整合照护服务。

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方面康健街道是典型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辖区老人高发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针对这些这些老年疾病,中心聚焦老年医学,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对于老年护理技能和老年急危重症的识别能力,确保及时救治老人和转诊。当然,我们也利用区域医联体的优质资源,开设了18个专病专科,利用名老中医基层工作站建设,做强家门口社区的老年骨病、心脑血管病以及失眠的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目前我们加入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防颤联盟体,与徐汇区中心医院合作共建5G远程B超诊室,为老年人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在具体服务方面,我们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健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包,包括健康体检、中医药保健、疾病诊治、慢病管理、康复护理,还有心理精神支持方面的服务。近几年辖区慢性病人群的健康管理率在逐年提升,而我们辖区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的总发病率在逐年下降。我们同时也接受第三方社会满意度的评价工作,目前入住到我们中心的老人及其家属满意度都在99%以上。

其次,关于整合照护服务方面我们入住的失能失智老人多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有的老人是脑梗后、骨折后长期卧床的,还有一些老年痴呆的患者。我们也是集中心各科室及病区的能力,协同为老人开展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生活照料在内的整合性照护,大大降低了老人的跌倒、褥疮、胃管导尿管脱落的风险,目前我们院内老人褥疮发生率是零。同时我们中心也组建了将近200多人志愿者的团队,为老人提供陪伴、心理方面的支持服务。我们的家庭医生作为评估员,参加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为辖区需要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获得长护险服务。2012年我们中心也开设了安宁疗护门诊和病区,目前安宁疗护病区有20张床,为有安宁疗护的老人提供舒适照护、症状控制、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的综合性服务。

问题五

中新社记者:

很多老年人都希望在家里就可以获得健康养老服务,请问在居家社区服务方面我们还有哪些举措?

王海东:

确实,现在90%以上的老年人都希望居家养老,所以国家卫生健康委一直致力于推进增加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一是提升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能力。二是丰富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内容。三是保障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可持续性。

一是提升服务能力。我们组织开展了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依托社区或者乡镇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能力,重点为失能、失智、慢病或者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同时我们也鼓励社区和乡镇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在建设的时候尽量统筹规划、毗邻建设,位置最好相近,这样方便老年人就近就便能够得到医养结合服务。同时,我们也开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增加上门护理服务供给。我们将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这些都是增强基层居家社区医养结合能力的措施。

二是丰富服务内容。我们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还有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我们为1.27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了健康管理服务,为5400多万老年人提供了康复指导、营养改善指导等医养结合服务,也为1200多万老年人进行了失能评估,为近600万失能老年人提供了照护服务等。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指导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8项医养结合服务,包括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医疗巡诊、家庭病床、居家医疗、中医药、心理精神支持、转诊8项服务。

三是确保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可持续性。我们明确了“上门服务费”价格政策,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时候,采取“医疗服务价格+上门服务费”的方式收费,支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开展上门医疗服务。目前,河南、陕西、福建等省都制定了具体的相关医保政策,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失智、长期卧床、高龄的老年人提供他们迫切需要的上门医疗服务。

总之,通过这三点措施,我们着力扩大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问题六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很多地方的实践证明,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请问有哪些措施能够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事业与产业共同发展呢?

徐民:

医养结合工作应该说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促发展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山东的医养结合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我们在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也拉动了医养健康产业,实现了事业产业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省政府出台了省级发展规划,明确了医养健康产业的增加值、龙头企业数量等阶段性工作目标,确定了七大领域重点任务,力争到2027年产业增加值要突破7000亿元,集聚1200家以上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推动医养健康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省政府出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管理办法》,为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基金支持。累计设立了6支省级医养健康产业基金,产业基金认缴规模164.7亿元,省级引导基金实缴出资11.7亿元,投资包括医养结合机构等项目238个。

三是强化政策引导。优化医养健康产业的政策措施,围绕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引导市场主体向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目前,我省的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2023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6111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近50%,医养健康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6.6%,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医养结合事业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

问题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我国农村,留守老人比较多,他们对医养结合方面服务需求也更迫切。请问,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中,如何将医养结合服务延伸至农村?

张锡峰:

嘉善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是城乡发展较为均衡的地区之一,得益于这样的发展优势,居家养老已经成为嘉善农村老年人的普遍选择。近年来,嘉善的老龄化程度也是在逐渐加深,全县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13.1万,其中9.2万人在农村养老。为满足他们的健康养老需求,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持续加大投入。我们将医养结合工作作为每年县政府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2018年以来已实施医养项目18个,总投资超过12亿元。特别是将工作触角向镇村延伸,并大力打造毗邻模式,推动全县80%的养老机构与镇街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资源毗邻建设,距离都在500米以内、步行大概在七八分钟左右,实现了基本的养老就医“不出村、不出镇”。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我们在浙江省率先制定出台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失能失智老年人纳入长护险的保障范围,提供基本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服务。同时,大力推动医养服务下沉,在村养老照料中心等老年人集聚场所设立了巡回医疗点,医护人员每周至少到巡回医疗点服务1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诊疗、配药等服务,年服务量超过13万人次。

三是促进家庭病床、家庭养老床位的“两床融合”。2023年以来,我们逐步推进家庭病床、家庭养老床位的融合,安排家庭医生和养老护理员上门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照料等叠加服务,并将建床费、上门服务费纳入了医保的报销范围。目前,已为456名农村老年人设置家庭养老床位,并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医疗服务。

所以,从镇、村到家门口,再到家里,我们的医养结合工作也是在不断深入,真真切切地让农村老年人得到了方便实惠,减轻了负担。

问题八

中国网记者:

医养结合机构场地租赁、医疗设施、康复设备购置等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社会资本的参与和投入。请问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王海东:

确实像你所说的,医养结合的发展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国家卫生健康委一直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发展,希望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使广大老年人能够得到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发展可持续的医养结合服务。我们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在审批方面,为社会力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便利。养老机构申请内部设置诊所、卫生室、医务室、护理站的,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申请举办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两证合一”。同时,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养老机构的,不需另行设立新的法人,也不需另行法人登记,可以通过变更登记事项或服务范围开展养老服务。同时,我们还要求各地对新申请建设医养结合机构的,如果涉及同层级相关部门审批,实行“一个窗口”办理。

二是在建设方面,为社会力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多方面的保障。比如说,对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的区域总量不作规划限制。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连锁化、规模化的医养结合机构,符合条件的,能够享受到税费、投融资、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时纳入医保定点管理,而且可以结合老年人慢病、共病的特点,合理确定医保总额,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机构提前预付一些医保资金,减轻它的运行压力。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鼓励地方多出台一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支持性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发展。

三是在投入方面,为社会力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资金支持。比如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设置产业投资基金的方式来支持医养结合的发展,山东在这方面做的很突出。鼓励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作为投资主体举办医养结合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医养结合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养老服务。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有效提高了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发展的积极性,目前在所有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中,有5500多家是社会力量举办的,占总量的70%以上。

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完善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继续参与好、开展好、壮大好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高质量医养结合服务,以事业推动产业、以产业推动事业,实现事业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问题九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当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请问医养结合机构能够提供哪些服务,让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失能老人等群体居家养老更加方便安心?

竺琼:

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分注重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我们主要聚焦两部分:

第一,做好转介和转诊。如果家庭医生从家属那边获悉居家老人因为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症状发生了变化,或者突发新的症状时,我们的家庭医生就会出诊上门对老人进行评估,如果符合住院条件就可以转介到我中心的老年护理病区治疗。当老年人的病情超出中心诊治范围,则通过上海市分级诊疗系统或者徐汇区预约转诊平台转至上级医疗机构治疗。经过治疗之后,老人病情减轻但仍需要康复治疗的,可转回中心老年护理病区继续治疗。经过治疗病情好转的老人,可直接转回到养老院或居家养老。几个环节相互联动,打破了医院的围墙,以老年人为中心,让不同场景下的老人都能够享受到全链条式的医养结合服务。2023年,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为老人进行二三级医院出院后随访达到了2600多人次。

第二,做好上门医疗服务。我们中心有5个家庭医生团队,老年人是重点服务人群,特别是居家的失能失智、高龄、孤老、残疾、疾病康复或是终末期、出院期还需要治疗但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通过家庭病床巡诊、临时出诊、还有上门医疗等形式,为这些老人开展拆线、换药、导尿、插胃管、褥疮护理指导,以及中西医康复治疗等上门服务,这样家属就不必来回奔波,大大减轻了家属的养老压力。

2023年,我们为辖区的居家老人建立了近400张家庭病床,上门医疗服务达到2100多人次。我们还会针对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举办各类健康科普讲座进养老院、进居委,将健康科普的知识送上门。

问题十

三沙卫视记者:

我们知道护理员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特别是护理老年人是需要格外的耐心和信心。请问护理员在照护老年人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又是应对和解决的呢?

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员 胡雪::

我是北京市一家医养结合机构的照护师,我机构入住的老人大多都是失能失智,还有平均年龄都在85周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在护理他们的过程当中,稍有不当就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对于这些老年人的护理,就需要我们特别仔细和耐心。家属把老人送到我们这儿,我们也是感觉到责任重大。

照护老年人的工作其实是比较辛苦,但是这是我们应尽的一个工作职责。我在大学学的也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学习的是管理,还有生活照料。比如每两小时为长期卧床的老人进行一次翻身,防止褥疮发生,还有给老人喂饭、洗漱、修剪指甲这些,我们还要关注老年人的情绪,因为很多老人子女长期不在身边,会有不少情绪。还有不少老人的听力、视力、沟通能力下降,所以需要我们比较有耐心去倾听他们,他们觉得一些有问题的事情,我们需要帮他们解决,我们不能觉得很麻烦。要多去理解他们,多跟他们聊聊天,让他们感觉到,其实在我们这儿跟在家里是一样的。

因为我们是一个医养结合机构,不光只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还要提供一些医疗服务。有一次我查房的时候,走到王奶奶的房间,突然发现她躺在床上,全身大汗,呼吸困难,包括口唇都发紫。根据王奶奶既往病史,还有我在学校里学到的一些医学知识,我初步判定她是心力衰竭的表现,我就赶紧给她吸氧,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同时报告医生,医生最快时间来到老人床边,医生来了以后,根据老人的症状,判断她是心衰发作。我们就通过绿色通道,联系上级医院,将老人转诊到上级医院进行救治。家属非常感谢我们,我自己也觉得很高兴,老人得到救治,让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价值。

以后我也会继续为老人把医养结合服务做好。

内容来自:中国网

全部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
, 还没有安养帮账号,立即注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