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民政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为老服务发展水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八,明天就是重阳节。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志毅介绍,山东是全国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截至2024年底,全省有60岁及以上人口2482万,占比24.62%。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要求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情、家庭有爱”的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格局,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连续15年向全省老年人和老龄工作者致慰问信;各有关部门把破解老年人“急难愁盼”作为首要民生课题,在社会保障、服务供给、健康支撑、产业发展等多个维度综合施策,努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推动各项为老服务更加可感可及,山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聚焦养老资金来源,持续夯实社会保障体系。贯彻落实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促进制度统一规范运行。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持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稳步提升保障水平。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企业年金覆盖面持续扩大,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推行信息比对、自助认证、单位协助等认证方式,同时保留传统认证方式,积极构建人性化、便利化、全覆盖的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体系。稳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全省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超过5580万人,今年以来,已有近26万人享受保障待遇,帮助减轻了失能老年人家庭负担。加强兜底保障,将59.1万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将29.2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有效保障了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聚焦服务供给,持续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涉老政策优化集成,提请省委、省政府制定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出台《普惠性养老机构认定与管理办法》,优先引导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实现省市县全覆盖,全省认定普惠性养老机构1631家、占比达到60%。截至2025年9月底,全省养老机构达到2731家,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76.4%,超出国家“十四五”目标21个百分点,星级养老机构占比达74%。每县均建有1处以特困失能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要功能的县级敬老院,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因地制宜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4万处,建设家庭养老床位8.6万张,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5.8万户,“县—乡—村—家”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密实。
聚焦老年健康,持续完善健康支撑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全省96.5%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96%的县(市、区)设置安宁疗护病区,48%的基层机构提供安宁疗护服务。深入实施老年健康促进6个专项行动,发布老年健康科普视频19个,播放量超过500万次。持续深化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全省医养结合机构总数达1125家、总床位超过33万张,均占全国1/8以上。
聚焦环境友好,持续强化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制定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政策,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组织助力社区治理、鲁渝协作等系列活动,全省注册老年志愿者达360余万人。持续推进友好生活环境建设,成功创建16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今年新批准创建113个,数量居全国首位。强化示范带动,创新开展“齐鲁敬老使者”选拔,认真组织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评选推荐,培育行业领域标杆。深化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每年10月开展“敬老月”活动,实现省市县三级系列活动全覆盖,打造了有口碑、有影响力的敬老品牌,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
聚焦产业发展,持续激发银发经济新动能。经省政府同意,省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加快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长护险扩面提质助力银发经济发展、实施银发经济发展助力行动等政策措施,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医养健康产业作为“十强产业”重要组成部分,98个医养健康产业项目纳入2025年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总投资685亿元。大力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入选全国首批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三个试点省份之一,全省累计发放养老服务消费券27.7万张,发放消费补贴1.35亿元,累计提供服务22.44万人次,带动养老服务相关消费6.8亿元。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齐鲁儿女的文化基因。下一步,山东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领域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以实干实绩用心守护广大老年人的幸福安康,努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东省民政厅《权威发布|山东养老机构达2731家,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76.4%》2025-10-28)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