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爬坡,孕育了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如何积极的应对老龄化、加快推进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必须直面的问题。
今天跟着小旅一起走进国内首个由党政机关培训疗养机构转型的养老服务机构中国康养·盛泉·海署幸福家园,看他们如何解决日益蓬勃的养老市场需求与亟待提升的有效养老供给问题。
☆混改转型养老创新☆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改革,全力推动培疗机构转型养老服务模式发展。中国康养•盛泉•海署幸福家园的前身——海关总署威海教育培训基地,是首批列入改革的18家培疗机构之一。
国企改制私企,经营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康养•盛泉•海署幸福家园提出了“书院式”养老服务的理念。
所谓书院式养老服务模式,不仅要保证机构交通便利、风景优越,打破传统养老院的格局,而且海署基地环海而立、气候宜人,区域优势明显,还可以为老人提供“质量有保证、价格可负担、企业可持续”的高质量普惠养老服务。
在海署幸福家园里小到一把座椅、卫浴设施、床前紧急按钮,大到整体规划布局,都经历过精细的适老化设计。在多处摆放健身器材,还开设了熏蒸、理疗等特色养生项目。
☆多元养老有益探索☆
拓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中国康养•盛泉•海署幸福家园的“书院式”养老服务的重要探索。他们不定期走进周围社区,为五保户老人送去温暖和关爱。
经过近一年的稳步发展,海署基地项目已形成以机构养老为依托,以书院式养老为特色,拓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集“普惠养老+旅游养老+文化养老+康养养老”于一体的多元化养老服务综合体。
☆幸福家园又开新花☆
养老的核心是服务行业,但纯国有企业体制做好服务业不容易,要保持良好稳定的服务水平,必须要引入市场机制。
但民资介入的又往往由于资源不足、可持续性不强等原因,也难成气候。面对“老龄化危机”的逼近,通过国企私企混改模式,探索新的市场模式,意义极大。
以国企的信誉和能力,加上民企的效率、能力和灵活性,这是双方敢于在养老服务领域,闯出国企混改一条新路的根本底气。
中国康养•盛泉•海署幸福家园,正是借着混改的东风,通过一年的实践,把书院式养老服务理念落实到实处,探索出了一条未来城市养老的新路径。
转自:SHOW威海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