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人的可塑性举世皆知,但是七、八十岁以上长者的可塑性可能知道的人就比较少了,人老了大脑会萎缩、记忆力会不断下降、敏感度会混沌,特别是手的迟钝、精神的散涣,这些迟暮的无奈伴随着肢体健康的不便,往往无心再学、仼其自然颓唐。
但榕悦·滨江中有位长者则颇令人出乎意料。书画爱好者李姨是退休高校教师,虽然年已八十九岁,但她乐观旷达中更具幽默,常在作品中署上八十八岁,有年年十八之寓意。两年前,李老师刚从医院转移入住滨江中,身体极为虚弱,医生说时刻需要关注其病情变化。

刚起步时,李老师是不折不扣的书画小白,来滨江中住了一周就参加书画课程。她刚学习书法时,每次写十分钟左右就感到头晕目眩,一个歪歪扭扭的字还没写成,即匆匆被护士扶走。但她天生乐观向上实有过人之处,如此一日复一日,居然被她咬牙坚持下来了,而且情况渐渐变好起来。她从坚持十分钟到二十分钟,再到半小时,直至整个上午或整个下午,真可谓不畏流年,不断要求自己,大令同学、老师感动。
现在的她,龙精虎猛,来去如一阵风,精神爽利,笑语不断,思维敏捷,完全像脱胎换骨一样,一天比一天活得年轻,容光焕发,自信心满满,真换了一个人似的,令人羡慕、令人愕然。文化养生,在李老师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功效发挥。李老师的女儿、孙女、兄弟姐妹、学生、同事都对老人的精神健康变化感到惊喜。


具体到学习方面,李老师的自信心绝非建立在虚荣心和旁人谬赞之上,说她进步了,不是舒展手脚会写几个字那么简单,而是道艺并进、身心滋润!李老师初衷惟借写字打发无聊,开始学一个月,执意要临学一丝不苟、端庄严谨的唐楷。但她的下笔困难,笔画如春蛇秋蚓般拘束,书不成字。老师便根据其实际情况,安排她改学天真烂漫的六朝摩崖大字碑刻,鼓励她站起来抓大斗毫仼意涂鸦,一番手舞足蹈下来,她意识到书法具有无拘无束、能释放内心自由的抒情一面,从而改变了从前对书法的刻板认识,越发兴致勃勃,发心要将余生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作品欣赏


在老师的指导下,她怀着白首童心的天真,一年之中,先后临摹涉猎了六朝、汉魏、先秦时代各种造型瑰奇的书法作品,认识到每个朝代神奇般的文字演变。三千年书史辉煌渐渐感化了李老师,艺术令她大脑、感知每一天都在更新,获得少女一般的想象力。

而最令人叹服的是,李老师并不满足于技术层面的学习,搁下笔来,她喜欢与老师促膝论道,从历史文化、哲学思想嬗变层面认识艺术形式的本质,精神上的认识比具体的学习更能促进心灵的慰藉,促使她自觉地把艺术的思考方向转向了生命认知。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让她晚年获得了精神的蜕变,从而为身体健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现在的她,能同时驾驭数种风格的书法,大到壮观奇伟的榜书,小到精细工整的行楷,手指神奇地恢复了青春少女般的灵活和敏感。

书画本同源,有了书法基础,进而学习国画实际上也有了基础。两年不到,李老师在万颐学院学到的不光有书法、国画技法,同时在审美哲学、艺术理论、艺术鉴赏、书画史诸多方面获得一个全新的高度,她的生命,真的像逆生长一样步入了人生天真烂漫的春天!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