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的耿云志叔叔退休前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引领和推动胡适研究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
读书和写书是耿叔叔最大的快乐
这样一个“集才华与知识”于一身的长辈
也难免被家务等琐事负担
偶然遇见泰康之家并“一见钟情”后
他说:
“没有任何犹豫,我确定要到这儿来!”
如今的他摆脱琐事、全无烦扰、成功“减负”
在这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中
继续潜心学术研究
其主编的《中国近代思想通史》
被众多学者推选为
“2022年中国历史学优秀著作之一”
作为历史学行业的“资深专家”
是如何结缘泰康之家?
又有哪些独特的养老理念?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
历史学家耿云志叔叔与泰康之家的故事吧!
泰康居民金句
“养老长寿不是简简单单为长寿而长寿,而是给自己争取到充实和发挥自己人生价值的更多时间和空间。”
“泰康之家致力于改变中国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鼓励居民用行动追梦。我在这不仅实现年少时就曾有过的梦想,还要为社会继续创造价值,为生活注入全新的动力,这才是养老长寿最大的意义所在。”
——耿云志叔叔
泰康之家·燕园居民
耿云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1998年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耿云志叔叔是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6年建立的学部委员制度,耿云志叔叔又被推选为学部委员。
●退休前,耿云志叔叔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引领和推动胡适研究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并取得杰出成绩。
●2021年8月,耿云志叔叔入住泰康之家·燕园,开启了全新的享老生活。
PART 01
选择泰康之家是“一见钟情”:
“没有任何犹豫,我确定要到这儿来!”
2015年,耿云志叔叔退休了,那年他77岁。
退休前,耿叔叔一直很忙碌,除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工作外,他自己也会写书,做专题,还要推动两个学会——胡适研究会和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另外,耿叔叔还要主持一个大项目——《中国近代思想通史》的编写工作。
在这十几年的晚年生活中,耿叔叔一直居家养老,直到2018年,他查出了腰间盘突出,腰和腿疼痛剧烈,走路不方便,做家务也有困难,日常琐事已是很大的负担。这时的耿叔叔意识到,是时候选择换一下养老方式了。
耿叔叔前后考察了5家养老机构,比较过后,泰康之家·燕园是他最终的决定!耿叔叔自己总结了三个主要原因:第一,环境好!第二,硬件设施好!第三,员工服务好!
耿叔叔说:“选择泰康之家没有任何犹豫,我确定要到这儿来。”
PART 02
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
“我们这儿人和人之间都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体贴”
在耿叔叔决定入住前,除了社区的常规准备,市场部的伙伴认真地把他需要的其他东西也准备好了,入住当天,泰康之家·燕园总经理葛明及其他领导,还有耿叔叔的管家徐莹一同到家里举行了欢迎仪式。
疫情期间,耿叔叔感染了新冠,“我感染的时候,徐莹推我上医院,替我取药,我吃的那个特效药,她先把药领了,先替我垫付了钱,真的是互相信任!一个小姑娘收入也没多少,一下子给我垫了3500块钱,这就是没把自己当外人!我们相处得很好,互相了解,互相信赖。”
来到燕园之后,耿叔叔才深切体会到自己是老年人,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
有一次,耿叔叔从网上搜集一些研究需要的资料,但这些资料不是标准的word文件,是手机上好几十条的网页内容,要转到电脑上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处理,管家徐莹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把这几十条内容整理好转到耿叔叔的电脑上,“这完全是额外的工作,我很感动,这很不容易。”
在耿叔叔看来,人与人之间是个小社会,燕园这个小社会的环境氛围与外面世界的差别很大,“我们这儿人和人之间都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体贴”。
耿叔叔的腿脚不方便,走路走得慢一些,虽然大体上和健康人差别不大,“但是从外面走回来的最后十几米是非常狼狈的,腿又木又麻又疼”。很多情况下,当有居民看见耿叔叔走过来时,就会把门打开等他,他们有的甚至比耿叔叔的年纪还大。
有一次耿叔叔从外面回来时走得比较慢,同楼的邻居看到就主动询问耿叔叔是什么情况,得知是由于腰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疼,便告诉耿叔叔这是可以治疗的,后来又主动到耿叔叔家里聊医院的情况以及治疗情况,并把主治医生的名字、电话一一告诉了耿叔叔。
“这种互相体谅、互相帮助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没有,而是不那么普遍。在我们这里,大家都觉得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这个生活环境、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PART 03
在泰康之家潜心研究:
完成“2022年中国历史学优秀著作之一”
耿叔叔在居家时遇到很多困境,自从到了燕园后,都得到完美解决,耿叔叔成功“减负”,开启了安心自在的新生活。
耿叔叔表示,来到燕园后与之前居家生活最大的变化就是,这里比家里安静,摆脱琐事、全无烦扰,耿叔叔有了更多自我空间。“不需要操心任何事,看书、写书,没有任何干扰。”
耿云志叔叔在泰康之家·燕园家中
在泰康之家·燕园提供的安静环境中潜心研究,2022年,耿叔叔主编的《中国近代思想通史》(全8卷)出版。
作为一部最新的中国近代思想史鸿篇巨制,这部著作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依循问题——思想——传播——实践的新路径,将思想史与社会史、政治史有机结合起来,力图以新视角反映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内在理路和外在表现,整体推进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而此书在今年被学者们投票推选为“2022年中国历史学优秀著作之一”,也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评为“第一部集成式、系统性的近代思想通史著作”。
入住泰康之家后,耿叔叔仍然有自己的研究和写作的计划,读书和写书是他最大的快乐。高尔基说,身上的一切好东西都是从书上得来的。耿叔叔也有同感。
PART 04
对于“长寿”的态度:
“要把养老的观念健全起来,最好靠‘自养’,而不是‘他养’!”
来到泰康之家前,耿叔叔从没把自己当成需要“养着”的老年人。在几十年的生活中,因为社科院的学者不需坐班,所以耿叔叔还一直承担绝大部分的家务,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都是自己解决。
耿叔叔认为需要把养老的观念健全起来,“养老长寿不是简简单单为长寿而长寿,而是给自己争取到充实和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耿云志叔叔在泰康之家·燕园过生日
长寿时代来临,泰康之家致力于改变中国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鼓励居民用行动追梦。耿叔叔觉得,这不仅仅是实现自己年少时就曾有过的梦想,他还要为社会继续创造价值,为生活注入全新的动力。
耿叔叔的“长寿”理念与泰康之家不谋而合,他说,“争取自己养活自己,给自己创造人生的时间和空间,有所追求、有所作为,自己做出来结果,不但于己有益,于他人也有益,于社会、国家也有益,这才是养老长寿最大的意义所在。”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