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帮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更便捷
安养帮小程序
服务号 微信扫一扫更多服务
安养帮服务号
咨询养老顾问
400-6060-215

趣味知识:养老那些事 丨 中国古代的养老院是什么样子的

嘿,你知道中国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代就有养老院了吗?没错,你没听错!从夏商到清朝,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养老方式。想知道古代的养老院是什么样的吗?

1

你也想知道吗?那就继续往下看吧

2

首先,咱们得追溯到夏商时期。《礼记·王制》里记载了当时已经有了类似养老院的机构,不过它们更像是学校和养老院的结合体,主要照顾有知识的老人。到了周朝,这种模式得到了延续,但主要还是服务于知识分子哦。

汉朝呢,以孝治天下,鼓励子女孝顺父母,所以并没有建立专门的养老机构。但是有个小趣事,汉文帝刘恒为了母亲尝药,成了《二十四孝》里的一个美谈。

南北朝时期,情况开始有所变化。北魏政府首创了“存留养亲”制度,让那些没有犯大罪的人可以留下来照顾老人。而且,北魏文帝还在洛阳设立了专门的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免费药品和衣物。南朝梁武帝更是在京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由政府开办的“养老院”——“独孤院”,专门收养老人和孤儿。

唐代的时候,国家强盛,养老院也就更为普遍了。唐朝在长安设置了“悲田院”,专门收养贫穷、无依靠的老年乞丐,政府派专人负责后勤供给,佛教寺院负责具体管理。


北宋初年,朝廷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有东、西福田院,专门收养孤独有病的老年乞丐,供给口粮和零用钱。到了宋英宗年间,又增设南福田院和北福田院。而且从此以后,福田院脱离了佛教寺院的管理,改由政府管理,皇室供给银两。同时,宋代官员也热衷于慈善事业,譬如文豪苏轼在杭州城内设立养老院,救济贫困老者。南宋时期,朝廷又设立了惠民和剂局专门服务于老年有养老。

元朝时期,汉朝刘秉忠在上书中建议“鳏寡孤独废疾者,宜设孤老院,给衣粮以为养”。忽必烈采纳了他的建议,下诏赈济天下鳏寡孤独废疾者。至元八年(1271)在各路(相当于今地、州市)设济众院一所,至元十九年各路立养济院一所,供给一定粮食和柴薪,还规定了收养的标准和操作过程。

明代初期,朱元璋下令全国各府县建立“养济院”和“惠民药局”。同时朱元璋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可免除其一个儿子的所有徭役,而这个儿子要专职供养老人。到公元1480年,仅京城历年赡养的鳏寡孤独老人就有7500人左右。

清代延续明代养老院制度,先在京城设立普济堂,收养年老贫苦的人,并要求其它地方政府效仿。清朝乾隆年间,普济堂内老人每人每月供给粮食6斗,柴盐钱百文。

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了先进的养老技术和服务理念,为全球范围内的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然而,我们并不能忘记那些为养老事业付出努力的人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成就。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以上资料来自网络收集)

机构详情:千禾老年公寓(韩村河院)

全部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
, 还没有安养帮账号,立即注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