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帮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更便捷
安养帮小程序
服务号 微信扫一扫更多服务
安养帮服务号
咨询养老顾问
400-6060-215

蟠桃园里的“祖孙情”:一份牵挂,一声奶奶,幸福溢满园

在赣州市城区唯一五星级养老机构----南康区蟠桃园老年公寓,一种胜似祖孙的深厚情谊,正像春日的溪流般,在员工与长者们之间悄然流淌。那跨越职业边界的深厚联结,早已超越了寻常照护的范畴。这里的护理团队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每位员工都是伸向长者心田的枝条,而五楼护理组长邱诗凤,便是其中格外鲜活灵动的那一枝。

这位00后的年轻组长,因数月未休,攒了6天假回乡探亲。回家的日子里,她心里总惦记着公寓的爷爷奶奶,却没料到,长者们的思念比春日藤蔓长得更快,爬满了每个等待的晨昏。电话里,张奶奶带着颤音念叨 “啥时候回呀”,李爷爷让同事捎话 “别贪玩”,3天假期刚过,邱诗凤就在这此起彼伏的牵挂里,提前踏上了返程的路。

清晨的阳光刚漫过窗台,邱诗凤就被涌上来的爷爷奶奶们围了个满怀。“丫头这几天去哪了?”“可想你了哟!” 长辈们你一言我一语,亲昵得像盼回了远门孙女的祖孙,那股子热乎劲儿,比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还要浓稠三分。她笑着应着,顺手帮张奶奶理好额前被晨风吹乱的碎发,又替李爷爷拉了拉敞开的衣襟:“爷爷,今天下雨降温,多穿件衣服,可别冻着。” 这些亲昵自然的举动,像极了孙女在长辈面前的撒娇,又藏着对长者无微不至的疼惜。

早餐后,各个楼层的爷爷奶奶们陆续到一楼准备做早操和各种活动,邱诗凤的身影刚出现在楼梯口,就被此起彼伏的问候裹住了。“诗凤回来啦?”“几天不见,越发水灵了!” 她笑着一一应着。恰逢几位家属来探望,远远就笑着打招呼:“邱组长可算回来了,我妈这几天天天念叨呢!” 这一句句寻常问候,像暖流淌过心田,让她眼眶微微发热,脸上却漾着幸福的笑意。她一边和家属们说着长辈们的近况,一边给王爷爷递过温水杯、帮刘奶奶扣好松开的衣襟,指尖拂过长者们的衣角时,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珍宝。

这温馨的画面被拍成视频发到家属群,立刻掀起了小小的 “波澜”。一位长者的女儿在群里打趣:“我妈这几天视频,三句话不离诗凤,问急了还跟我闹脾气,我这亲闺女都要吃醋啦!” 另一位长者的儿子也跟着感慨:“我爸打电话说想我,聊着聊着就夸诗凤记得他不吃香菜,每次打饭都特意嘱咐厨房,我这亲儿子都自愧不如。” 群里的家属们你一言我一语,字里行间全是感激,那些细碎的牵挂与认可,拼凑出邱诗凤日常工作的模样——原来她早已把长辈们的喜好刻进了心里,化作日常里的点点滴滴。

其实,邱诗凤的故事只是蟠桃园护理团队的一个缩影。在这座充满爱的家园里,每位员工都在用真心书写着动人的篇章。四楼的曾组长有个 “故事笔记本”,每晚雷打不动的来听邱爷爷讲故事,并认真记下每个细节,让爱唠叨的老人找到了被倾听的成就感,从刚来时的暴躁易怒变得笑口常开;十楼的陈组长是个心细如发的小伙,发现钟奶奶的围兜磨破了边,揣着旧围兜悄悄跑到老街布店,照着奶奶最爱的碎花样式买了新的,奶奶捧着围兜笑得像个收到糖果的孩子;十一楼的刘组长总能捕捉到长者的隐性需求,听说新来的刘奶奶怕黑,便每天守着奶奶安然入睡,后来又为奶奶协调了一位同龄室友,让孤寂的夜晚多了份陪伴;八楼的赵组长、十二楼的戴组长,总用轻柔的语调回应长者的需求,那些耐心的倾听与细致的照料,早已成了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护士站的姑娘们手里都有份 “精准时间表”,凌晨三点的降压药、清晨六点的胰岛素,从未出过半点差错,打针时总会轻声说句 “别紧张,就像蚊子叮一下”。食堂的大厨们把 “饮食禁忌表” 贴在灶台边,张爷爷的餐盒里从没有半星辣椒,李奶奶的汤里永远挑不出葱花,就连王奶奶牙口不好,也记得把红烧肉炖得入口即化。维修师傅们更是随叫随到,换灯泡时会先垫上防尘垫,修轮椅时不忘擦去上面的灰尘,临走前总要说句 “有事随时喊我”。

蟠桃园里的“祖孙情”:一份牵挂,一声奶奶,幸福溢满园4

公寓的护理团队就像一张细密的网,将每位长者的个性化需求牢牢兜住。在这里,专业的照护里藏着温度,琐碎的日常中透着真情。每个岗位、每位员工既有爱心耐心,更有专业技能,他们了解长者们需要什么,更懂那些藏在皱纹里的温柔与期盼。

当天边的晚霞为蟠桃园镀上一层金边,邱诗凤正和几位同事推着轮椅,陪长辈们在花园里散步。赵组长在教长者做手指操,戴组长在给大家讲笑话,笑声像串在风里的银铃,叮叮当当在园区里荡开。正如一位家属在感谢信中写的:“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专业的照护,更是一群人用爱筑起的家园。” 这份超越血缘的“祖孙情”,在每位员工的指尖流淌,在每个温馨的瞬间绽放,让幸福的滋味,比盛夏的蜜桃还要更加饱满而甘甜。

机构详情: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蟠桃园老年公寓

全部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
, 还没有安养帮账号,立即注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