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银康口述历史
——“那年,那事,那人”群体社区记忆项目
银康口述历史——“那年,那事,那人”群体社区记忆项目,从2013年开启,一年一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一期,2025年是第十二期。
口述历史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与其他历史文献对比,口述历史能让所有人都有发声的机会。群体口述历史通过不同人对同一时期的记忆,让历史得到更加全面的补充、更加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真相。同时,一年一会的群体口述历史为的是让银康的长者能共同回忆属于他们的时代,让他们重寻往日的美好,我们通过视频、音频、照片以及文字的形式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对于他们和后辈都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银康口述历史项目根据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往事、不同的身份设置不同的主题。2025年8月-9月,银康第十二期口述历史邀请了银康八位长者,设置主题为“忘不掉的那些人、那些事”,开启八个话题,聊过去成长的岁月,父母恩情、友情、战友情,也聊一聊和银康的故事。
正如蔡觉权老师在第十期口述历史中提到:“我们过往的历史往往从细节上记得比较多,对大事比较有印象。对生活中的小事印象可能没那么深,就像诗里写的‘在磨损的石阶上,在枯萎的老树间,在剥落的断壁里’,都是在这种画面中。”
2025年口述历史活动过半
本期分享的是余承慧奶奶
讲述她与父母亲、兄弟姐妹的故事
讲述她在党的教育下,如何认真工作与生活
以及她与银康的点滴故事
一起来欣赏吧!
第一部分
我的后妈跟我弟弟妹妹说,世界上打灯笼都找不到我这样好的姐姐
我的家境不好,我的母亲在28岁就去世了,我都记得她吐血的样子,到现在都没能忘记。我前面还有一个哥哥,我是老二,下面还一个弟弟,我弟弟只有几个月。母亲去世的时候我是5岁,我站在床边上,她把手上的一个戒指拿下来给我,跟我说要自立,我其实还不懂自立是什么意思。我父亲在油烟店里工作,后来我父亲守孝三年,三年后娶的这个后妈。
我小时候吃了很多苦,所以毕业分配的时候,我就想离开武汉,随便去到哪里。我是在武汉交通学院毕业,一共有七十几个同学,我就分到北京,其他的都分到大连、烟台、秦皇岛、哈尔滨等等。解放初期我们也是比较艰苦的,但是对我这个穷孩子苦孩子来说,还是觉得特别的高兴。所以我这一辈子的路怎么走,和我这个学校对我进行一个政治方面的教育,以及我在社会受的苦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学校在给我打下一个很好的一个政治基础。同时,好多老师无论是政治方向还是技术方向,都是对我很好对我很尽心的,我很感谢。
当我被分到北京去以后,就在交通部工作,在交通部工作时,我特别兴奋,我是电信处的职工(我是学电信的)。因为解放台湾,那时候招我们去。开始是在电台发电报,后来处里面要找个秘书(处里面要找一个写写弄弄的人),就把我调到办公室里协助处长秘。处长秘是长征干部,姓冯,二马冯,冯处长。我当时不管是学习也好,工作也好,表现都比较突出,担任的社会职务也比较多。那是我也就20多(我是1931年出生的,1951年参加工作),也就20多一点。
我刚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们当时是拿小米,等于说24块钱一个月,我礼拜天都是吃大饼,一块大饼就是一顿饭。我一年还节约下来90块钱,寄到家里去。尽管家里对我不好,反正我也不晓得怎么回事,总觉得还是家里把我养大的,我要感恩我的家庭。我在家的时候,后妈养了两个孩子,我参加工作了以后她又养了两个孩子,等于说我有四个弟弟妹妹,他们怎么办呢,我都要负担他们。
我们那里的年轻人对我表示好感。因为我的经历很苦,有的年轻人我觉得不太懂事,我都拒绝了。后来我们的领导比较关心我。以前不像现在,晚婚的人比较多。我们那时候也不讲晚婚不晚婚。我们的长征干部是初级干部,他的夫人是邮电部的人事科长,她可以为我介绍男朋友,可以为我介绍这里交通部年纪轻的、比较帅气的小伙。然后就给我介绍了一个当时在邮电部工作的,姓郭,郭沫若的郭。我们到介绍的处长的亲属家吃饭、见面。
自从这次见面以后,我们有空就一起逛公园。他是邮电部的,在西层,我在东层。不像现在的人那么浪漫,一起公园里走走,或者一起看个电影啥的。接触下来,我觉得比较好。我比较喜欢爱学习的人,比较朴素的人,也没有抽烟、喝酒的坏习惯。他对我也比较好。我们谈了一年多,大家都比较满意,考虑着要不要成个家。
他比我大得多一些,他1921年出生的。我们那个时候的爱情不像现在的人那么浪漫,就是比较谈得来就行!他写的文章也有几篇发表到杂志上的。结婚以后,我还帮他修改,帮他抄文章。结婚的时候,我向他提了一个条件:尽管我是后妈养大的,我的命很苦。但是我的后妈之前养的三个孩子都夭折了,后来又养了四个孩子。我的父亲是油烟店工作的,你说我能够有多少收入。我对他说,尽管后妈对我不好,但是弟弟妹妹都是国家的人,我的父亲收入也不多,我对家里可能是个负担。我必须跟他讲清楚,不要等结婚以后,他不能够承受我带来的压力,他最终同意了。
后来我来上海,地区间的收入还是有差别的。我大约是每个月寄40元回家。所以我的后妈讲,世界上打灯笼都找不到我这样好的姐姐。
我妈妈去世的时候,我的弟弟只有几个月大,是靠我伯母和我堂姐把他带大的。所以后来我为了感恩我的堂姐,每年她生日,我都寄1000元,一直是寄钱,最后是过年,我也寄1000元,感谢我的堂姐把我的弟弟带大。
第二部分
感恩党的培育和教导
我当时非常感谢党,因为我上学的学费是全免了,学校还提供了补贴,最后还分配工作到北京,我是很感激和兴奋的。我的专业是通讯,所以最开始是在交通部的电台工作,后来调到办公室担任秘书。秘书的工作时间是早上8点到晚上8点,我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出发去单位了,晚上下班后也是在单位看书、学习。
当时特别珍惜学习和工作的机会,很感激社会给予我的培养,所以我也不断充实自己,我也会有一些爱好。比如:在小学四年级,我就开始在广播电台学习上课了。所以在工作上,我也是多方面发展,担任了六项社会工作。比如:俱乐部助理、学习委员、晚会主持、卫生委员等。我在本职工作和社会工作上都特别努力,因为我是第一批大专生分配到交通部工作的,所以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在1953年,北京交通部门受邀参加女飞行员起飞活动,当时我坐在第二排感觉到无比的荣幸与自豪。因为活动受限,不是所有部门的人都可以参加的,但是我有幸参加了。到9点时,中央领导都陆续到场,我有幸见到了朱总司令并且和他握手了,我回到交通部后,同事们都开玩笑说:“你这个手不能洗了。”当时邓颖超同志在台上做报告,到现在我都记得她脖子上有一条花丝巾在风中舞动,这次活动给我留下了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
还有一次是周总理在北京会见胡志明主席,我也有幸参加了。当时周总理穿了一身淡淡咖啡色的中山装,从车里跳下来的场景我还历历在目,胡志明主席和他一起站着的画面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平时还会有一些报告会议,有机会的话我都会主动积极参加。这些经历在我的工作中都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前进动力,我平时也不会和子女去述说这些,我也很高兴可以和大家分享这些。当时我就养成了独立的好习惯,到现在在银康我的房间我也还是保持着自己打扫、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的习惯。在家里,我也是喜欢亲力亲为,哪怕找了打扫卫生的阿姨,我也是会和她一起做。
我是交通部团委委员,胡耀邦是团中央书记,当时一起去天津参观故居,我和胡耀邦同志距离很近,和他也是有一面之缘。现在,在银康,我都会看一些书,是胡耀邦同志的儿子胡德平写的。这些经历我永远不会忘记,就是自己的人生能经历这些是相当幸运的。后来,1956年我调到上海来工作了,在上海海运局。那时候我已经结婚了,我丈夫当时是电话局的副局长。本来他想让我一起去电话局工作,但是我拒绝了,我觉得人必须要自己奋斗。所以最后我还是在海运局,在海运局的工作我做的也很好,领导说想要提拔我,但是当时我老公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了,家里的事情都是我在支撑,所以为了家庭,我放弃了提升的机会,还是挑起了家里的重担。
每一次的工作经历,我觉得对自己都是一种磨练,是一种目标不达到不罢休的毅力。所以这些经历我都是难以忘怀的,也养成我现在还是喜欢看书、看报、做笔记,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我参加工作的时候天不亮就到单位去了,去学联共党史。到晚上吃了晚饭,都是食堂里吃饭,吃完饭以后又学习到八九点钟再回集体宿舍,就已经这样习惯了,每天帮勤务员搞搞卫生。
我第一本《毛主席语录》就是北京的勤杂人赵国栋寄给我的,当时的家境困难对我实际上是起到一种促进作用,加上三个月的政治学习,对我感触很大,所以那年在北京,我参加了整风运动,后来我就请求入党,1954年初我就入党了。当时对党是非常感激,救了我们。因为这个说起来就很多了,过去那个旧社会吃的苦,痛恨日本鬼子,我当过亡国奴,对吧,那都不说了。所以说这个学校对我关键,离开家乡以后就留在北京了。
一直到1956年9月,我老伴到上海来,我就到上海海运局。海运局工作反正也是不错的,后来我就做政工了,政工科长。反正就是觉得党的恩情说不完的,教会我我一生的路怎么走。所以走到哪里都是心情也很好,怎么艰难也都不怕,那不管是到干校也好,是野营拉练也好,是什么也好。在我那个宿舍里面叫楼组长,我们都是先锋楼组,关系都处得很好。所以我觉得学校对我一辈子这个路该怎么走作用很大。邻里关系好,家庭一些问题你处理好,都打了比较好的基础,所以没有很多很大的矛盾,高考恢复的时候,两个小孩同时考取大学,都还是比较争气吧,也入党了。
第三部分
我到银康后,我连睡觉都是笑着的
到银康来,我对银康的老师我倒是特别满意。不管是蔡觉权老师也好,黄鹭权老师也好,黄老师他都把琴背来我给我们伴奏,这个真是很感动。书法老师潘建华,他年纪比较轻,有病回到家里,我现在一直跟他保持联系,到这里遇到这些老师,这么关心老年人。因为老年人说实在的,不是说像小孩、幼儿园的小朋友那么可爱,所以老师能这样子热情来关心我们老年人,我也觉得很感激。像我们的护理人员,我觉得能者为师。我手机上出现什么问题,都是请教他们。像王正梅,我要请教到时候我都叫她“王老师,你跟我说说,这个怎么”,所以到这里来后也感到你要是想要学的话,老师很多,就在你身边,能者为师嘛。我对这里的老师印象都很不错的,都蛮好的。所以有时候我就会跟别人讲,能在银康过上这样的好生活,我连睡觉都是笑着的。
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没有套鞋(穿鞋),也可能我因为从小没有母亲,家里条件也差,穿什么东西呢,穿木屐,木屐不知道这里有老人穿过吗?就是下面有块木头,你上面有个绳子弄起来,然后鞋子连脚一起伸进去。我天不亮就要起来去上学,走很远很远,整个市只有两个女中,十一女中和十二女中,中午吃的那个外面就这样子解决。
在过去我们那个年代呀,是比较艰难的岁月。讲讲是很苦,但是对我自己来讲我觉得也是一种磨练。我五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再加上家里面的比较困难,我父亲12岁当学徒,没有挣到多少钱,冬天的武汉很冷的呀!我们穿长的棉袍,棉袍上面有个罩衫,到夏天就是用这个罩衫做旗袍,穿在身上咣当咣当的,所以说那个时候的环境各方面来讲很难,这条路走得也很苦,就这样过来的。你说不好吧,对我来讲也是一种磨练,对吧?
我小时候的环境是比较艰难的,但是我回首看看呢,也不觉得什么。小时候吃点苦也不是什么坏事。所以我在以后的几十年,不管工作也好或者在我住的环境也好,我的确也是不怕苦。上次不是讲了吗?干部参加劳动,到码头上肩膀背150斤,我们负责管理上海电台。那时候电台在郊区,我在市区,早上六点钟出发,到那边八点钟,路上就要走两个小时的时间。所以你就说小的时候经历了一些艰难,是吧,到以后呢就觉得最难的时候,态度就比较坚强一点,不是那么很软弱。所以你说吃苦了,我觉得也是好事,想想也没什么。现在跟过去不能比了,老早有电话还了得,对吧!过去出去也是用公用电话。现在这个日子当然都过得很舒坦了。
因为从小就很苦,从来不会和邻居闹纠纷,从来不跟单位的谁来闹矛盾,再委屈我都不在乎的,日久见人心,如果有事冤枉我了,事实会来说明。我从来不跟别人去争,吃亏是福,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不会去跟别人闹矛盾,现在到了银康,给我发了个“好邻居”的奖状。
1953年和苏联签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因为参加的工作多,单位也派我参加了,地点在怀仁堂(是中南海内主要建筑之一,原为仪銮殿旧址),当时参加的领导很多,有刘少奇同志等。怀仁堂的装饰很漂亮,连门窗都是雕刻的。以前是批判资产阶级的舞蹈,后来我们开放了,也开始学习跳舞,交通部有时也会有舞会,而我又喜欢唱歌跳舞,一直很高兴。
这些场景是难忘的,一直在我心里是一种政治力量,一种前进的指路明灯,说起这些还是很激动,但是我也不会随便就和别人说,连自己的小孩也没有说,就说这么一段经历吧。
在疫情期间志愿者老师都不能来的,我怎么渡过的,我九十多岁了眼睛比较好,看书看报做笔记都没问题,缝缝补补,帮这个老年人抄东西,他们不能抄看不见,我给他们抄大点,粗一点的笔抄好。所以不觉得很无聊,再说我发现一个新的兴趣,就是画画。因为这个手机上教唱歌,我喜欢唱歌,唱歌也有教,我也跟着学。开始没说收费,后来说收费呢,我就跟他拜拜了,我自己都可以看着谱唱歌,我跟你学,我是因为你有伴奏什么的好,拜拜了。后来就是学画画,学画画不光是画,这个画的品种很多,一个是创意插画,创意好像是手工艺,一种是只有32厘,一种是1600厘很小的。
当时是护理员刘小玉在这里,帮我拿过来了以后我也插了,插得很有劲,开始插的时候手都疼,一个一个东西的往里戳很痛的,痛了几天,后来我动了脑筋把那个小的不锈钢,我做那个普通的那个景,错一个的话就全部要拆掉,所以很费劲是创意插画。还有就是学水彩画,我子女买,因为我们隔壁一个老同志,老革命佘浩同志,他原来过去在外面学画的,许英跟他俩个在外面学画的,他把那个簪子给我的。
还有学彩铅画,我很感激这里的。我顺便说一下,一个是我们楼层的护理员阿姨王正梅,工作用一种表格,这张纸用完了后就不要了,就送给我,我把它一弄反面就可以画画了。还要非常感谢刘志琼阿姨,就是两楼做清洁工作的,她见我朗诵,有时候坐在我边上。我唱歌,有时候也在我边上。她倒垃圾里的时候说,我这里有两盒彩铅,你要吧?我说好呀给我。我过去也没见过,这彩铅画比水彩画还方便,创意插画,水铅画,很多品种的画,所以越画越有劲。
我把老虎的故事说说。我在画彩铅画的时候,当时我们这里都传出去了,都知道了,公寓领导很重视,开了美术课。这位老师正好在我们这个楼里,在我们15楼,住进来以后,我们也去看过他。他教的时候拿来一个图是个老虎山,虎啸瀑布,我就照着画,大概有点像,有些人就跟我要了,丁医生他老伴是做收藏的,她一看我画了一匹马,一幅画是老虎。她一看,就说你这个老虎画得这么好,送给我一幅好吧。我说我画的画还有人要?我就画了一幅送到3楼去,他拿回去了。
后来别人知道以后有的人也跟我要,我画了好几幅,后来我实在来不及就麻烦小肖,我说你能不能帮我印一印?我来不及画了,这个要那个要,我的孙子知道以后,天很热,他说奶奶你能不能给我画一幅,我来拿。我说你不用来,我给你爸爸带回去好了。
后来麻烦小肖帮我印一点,再发给跟我关系比较密切的人,送了一张给老人九十多岁的王桂娟老师,她说她做了一个梦,把这张画放在镜框里挂在墙上,结果半夜老虎跑下来了,我听了之后觉得这还蛮惹人喜欢的。所以我觉得这是画画当中得到的欢乐,觉得很开心的。现在是彩铅画,另外我画了好多漫画,像丰子恺的漫画都好几十幅,还有好多的漫画,这就谢谢护理员阿姨王正梅的不光是提供报废的纸头我反面可以画,另外我做小年糕我不会做,她帮我做,做好了发出以后,大家都很高兴,到现在我也没学会,我没去学,觉得还是有难度的。
除了看书写字做笔记以外,各种形式的画画给我带来很多欢乐。所以我很感谢公寓领导提供这样的条件,而且这些老师,反正能者为师,能够帮我的都非常非常感谢。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