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被照顾者有照护上的需求,照顾者也必须被照顾
照顾者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所谓照护者,指的是无偿的照顾家属、近亲、朋友、熟人,提供照护、于医院陪伴、医疗教育、援助、关怀身心失调亲属等协助的人。他们会做的事情有:
1、到医院陪伴生病的家人
2、照顾高龄或身心障碍的家人
3、代替自己关心远方的父母
4、照顾茧居、不上学的家人
5、帮年长者跑腿
6、照顾为不良嗜好所苦的家人
7、教育身心障碍孩童
如何帮助照护者?
所谓照护者,指的就是照顾他人的人。可是为什么不直接称为照顾者,而要称为照护者呢?
使用照顾者这个词汇,会给人一种专门照顾年长者的印象。其实将照护的范围扩宽,除了高龄者照护之外,还包含了照顾身体、智能、精神障碍者,到医院陪伴生病的家人,教育病童及身心障碍孩童,支援就及关怀有不良嗜好或茧居在家的亲人或朋友等。像这种无偿照顾各式各样的人的照顾者,就称为照顾者。
照护者这个词汇诞生的背景,在于被照顾者及照顾者的多样化。多样化的情形于两千年度启用长照保险制度后(指日本),这项制度不只让居家照顾者的实际情形曝光,更成为观察未来变化的线索。
其中一项变化,是负责居家照护的家属照护者,过去几乎都是由太太或媳妇担任,如今由丈夫或儿子等男性来照顾的比例,占了整体的三成。此外,中壮年劳动人口(主要为三十至四十多岁的儿子和女儿)照顾父母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他们因照护而离职,导致未来生活困顿的情况增多。
男性及年轻照顾者即使穷困潦倒,往往也不愿向外界求助。他么拥有许多共通烦恼,像是突然得开始照护却什么都没准备好,觉得很丢脸,不晓得该找谁商量,也不想向地方团体咨询,即使询问也不晓得该怎么说。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照护者咖啡厅,会将这些年轻的照护者纳为照顾的对象,并给予格式的支援。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