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养帮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更便捷
安养帮小程序
服务号 微信扫一扫更多服务
安养帮服务号
咨询养老顾问
400-6060-215

医护家-我能吃苦,我不怕累,只要有活干,能挣钱!

“我能吃苦,我不怕累,只要有活干,能挣到钱!”

这是我面试护理员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一句大实话!

中国人,素以吃苦耐劳为优良的传统,也因此而被世界所熟知,这个地球上,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基本上就不会有别的人敢说自己最能吃苦耐劳了。

最近在西安子公司待的时间比较多,在与护理员大哥大姐们的沟通中,我学到了一个本地词:下苦的人

这个词,听来就真的是很苦啊,一个下,一个苦,把当今护理员在社会上的生存状态描述的淋漓尽致。

做护理员的同样也是人,可是我们为什么就能吃苦?为什么就不怕累?我们做护理员的就该能吃苦,就该不怕累吗?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与上万个护理员打过交道,可以负责人的说,95%以上的人,从事这个职业是万不得已——为了生存,他们需要钱!为了家,为了家人,才会不怕累,才会能吃苦!

如果生活过的稍微容易点,谁会出来做这个24小时的工作,干这个完全是 拿时间来换钱的工作呢?

10.png

家在心里生活在远方

分别时没有眼泪,刚转完身坚强的自己却在偷偷抹泪。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不得不将自己和行李一起打包,亲手把自己送往要去远方的列车上,这是一件自己对自己多么残忍的事情。从此熟悉一草一木的家乡和朝相幕处的亲人,只能放在心里。

不知道到大城市会怎么样,是好或是坏。但是不管怎么样,在大城市只要自己肯下劲、只要肯吃苦,肯定能挣到钱,挣到钱家里压力也能情,家人过的也能好一点。

望着熟悉的一景一物,慢慢后退逐渐消失。心也变的空荡荡,忐忑的内心只能用对未来的憧憬来安慰。

那天开始,身只能在他乡,家只能在心里。

11.png

>>>

难!却要坚持!

做护理员不易!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有些护理员甚至之前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乡,却为了家、为了生活不得不开启了北漂、海漂各种漂的日子。我们大多来自小地方,由于环境、观念、教育等等因素导致我们基本都没什么高学历和一技之长。初始的我们只能用自己的健康、时间、体力去挣每一分血汗钱。护理员大军里尤其女性居多,柔弱而又刚强她们用自己并不怎么宽阔伟岸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第一次做护理员就想放弃,处理排泄物、男女性别的界限、被人呼来喝去等种种的不适应,却咬着牙都做了下来,这一咬牙就做到了现在。从开始只是单纯照顾别人吃喝拉撒,到现在成为一名专业护理员,中间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流来了多少泪只有自己知道。

没有朝九晚五、没有休息日、没有各种福利保障的我们每天除了几个小时睡觉之外全部是工作,有的甚至春节也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与家人只有冷冰冰的电话里才能寻得一丝温暖。

12.png

职业病

颈椎病、腰椎病、肠胃病等等这些疾病,都在我们护理员身上或多或少、或重或轻的存在。

无限透支着身体,自己亲自把健康一点点的掏空!纵然是这样,却依然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去买点好吃的补补身体,抽个时间休息一下,去看看医生,调养一下满目疮痍的身体。拿到工资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想着为自己买点什么,而是这点钱可以这个家做点什么,只为自己留下最低的生活费。

我们不知道对自己好点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这个家比自己还要重要!家好一切就好,一切就值得!

13.png

渴望被理解与肯定

护理员工作量和难度不仅都很大大,而且还时常得不到应有的理解与肯定。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国人似乎对于服务从业人员总是嗤之以鼻,特别是护理员,社会对这个职业存在偏见,认为护理就是伺候人的工作。甚至有不少家属,常常将护理员当做照顾老人的“下人”、“佣人”使唤,言语之间捎带着责问,甚至稍有不满意就会谩骂,护理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这些护理员在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遭人歧视,亲朋不解,甚至在被打骂的情况下仍坚持工作,任劳任怨,尽职守则。其实身为护理员,我们想要的不多,只要一句理解和尊重就是对我们最大肯定。但愿有一天,护理员可以真真正正放开身心去工作,不再受到委屈。

14.png

今天护理员还没有变成一个被社会广泛尊敬的职业,在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医护家希望能为各位护理员师傅们代言,帮助大家用自己的专业和品质服务赢得社会的尊重。医护家不仅要在护理技术、护理理念上做到全国领先,更希望在生活护理服务中也会是全国第一。为了这个目标,医护家将同每一位护理员师傅们一起不懈努力,通过建设一直优秀的护理员队伍,为行业树立标杆,让护理员群体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尊重,生活得更有尊严。

15.png

我存在,只因你需要!

16.png

机构详情:医护家护理中心(石景山院区)

全部评论(0条)

我要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用户条款及隐私协议》
, 还没有安养帮账号,立即注册

精彩推荐